是什么左右你走向不同的人生一个寒门乡下

他说:“那些我们经历过的恶魔一直就在身后不远处穷追不舍。”

一颗痣,因肉体的白成为一座岛。

一个人,因性格的迥异而走向不同的人生。

01

有人说:“当小说写到三分之一处时,小说就会脱离作家之手,自己接力写下去。”

三分之一处,只是一个公式化的笼统的说法而已。

其实,当确立小说人物的性格之后,人物就拥有了自己的意志,他便脱离了作家的掌控。

此后,无论身处任何迷雾,当他面临命运的抉择时,性格便会自动跳出来在前方引领,他自己知道该选择哪条路

所以,在小说中可以说性格决定了人物走自己的路,也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而非小说家决定他的命运。

02

昨天出差到另一座城市,忙完晚上约了好久未见的朋友叙旧。

他是一个,别人向他求助时不懂拒绝的人。

小时候他家里特别穷,尝尽了太多的苦头,在不停寻找理想未来过程中经历,挣扎,背叛,痛苦,怀疑,困境与危机甚至也想过放弃,这些经历让他变得更成熟稳健,最终他还是实现了小目标。

我问他都40多岁了干嘛还把自己撑得那么累。

他笑着说:人在低谷才能倾听内心,爱创业就注定要消化这些。

几年未见,他依然很从前,还是那个无法忍受安逸,为梦里的幸福坚定地逆流而上的人,好像身上永远都装着大功率的马达。

他送给我一本书叫《乡下人的悲歌》说里面的主人公万斯和他的分奋斗经历很相似。

书里讲的是一个从美国的中西部俄亥俄州的一座钢铁城市,铁锈地带(RustBelt)走出来的一个人,毕业于耶鲁大学。

童年很穷困,这个人按常规的路径他是应该一直生活在那个地方的,很偶然的原因他终于混出来,进入到常春藤联盟大学(IvyLeague)。

终于摆脱了仿佛套在脖子上的家乡人们世袭的困顿与贫穷的枷锁,那些在身后穷追不舍的恶魔。

(常青藤是美国八所高等大学的联盟,耶鲁是其中之一。)

当他回过头过来看看自己曾经可能的一种生活时,这时他感到非常震惊那些童年的小伙伴他们的生存状况,由于他就是从那儿出来的,为此他做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反省。

他们就是以自由为傲的国度的人,是美国贫穷人,而且是白人,那个地方是特朗普主要的票仓。

他的老乡们认为自己贫穷是因为两类人导致他们贫穷的。

第一类就是那些去了常青藤学校的那些人,他们控制着华盛顿,控制着华尔街,控制着硅谷,所有的钱都被他们赚走了,所有我们就没钱了。

第二类是有色人种也是导致他们贫穷的原因,其中国内的从墨西哥来的那些人和其他的有色人种。还有国际上后发的那些新兴市场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等这些地方的人抢走了他们的饭碗。

他们打心底里这么认为的,所有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逃避现实问题,生活的状况基本上都是20岁前就奉子成婚,因为闲工作乏味太累,赚钱少,然后就去休息休息这样的一种状态,所以也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

受困于生计又使他们思维固化,前景暗淡的生活,让他们充满怨恨与愤怒,他们抱怨社会,仇视比自己过得好的人,成为自己不思进取,懒惰成性的借口。

在美国最突出的事件就是最穷白人群体们当年投票给了特朗普。

这本书的作者万斯以回忆录的形式告诉人们,物资和精神上的贫穷会对穷人家的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影响。

他既同情自己的乡亲,也希望社会上扶助他们能脱离贫困,同时又觉得导致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这是他们自己咎由自取的。

万斯也不是什么天才,读高中时因学习成绩太差点辍学,也险些屈服于老乡们那种愤怒与怨恨,他感谢拯救他的那许多慈爱的人们。

或许,不可否认家庭和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占据一席之地,但最终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仍然取决于你自己,或者说,取决于你的性格。

03

其实,这种防御性的辩护理论跟一部英国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是一样的。

他因与哥哥巨大的人生反差而被人们谈论。

他们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勉强能够得上是中产阶级,实际上经济条件并不好。

一辆简陋房车(车内非常脏乱)是他的全部,他居无定所的过着一种嬉皮士的,游离的生活状态。

他一直坚定地认为,他哥哥就是令人恶心的虚伪的,吸穷人的血变富的资本家,这没什么了不起的,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理论!

每天要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用来证明他现在的这个理论是对的,不断自我强化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就自动给屏蔽掉,符合的哪怕是谣言他也特别相信。

他的朋友圈研究的是资本家是怎么剥削穷人的,还喜欢期待着借助外来的力量,喜欢研究“星象学”如什么时候小行星连成一条线的时候,地球就会爆炸,地球一毁灭就把现在的不平等全部铲灭,地球没救了,社会没救了只有通过这种亲民行动才能够达到终极的公正。

他们的兄弟关系可想而知。

其实,他的哥哥通过连续创业,跻身于上流社会,成为了千万富豪,是一位保守**要。

后来有机会他发现哥哥是很勤劳的企业家,守时,守约。虽然变富了但很多小时候养成的自律,勤勉都是没有变的。

而他这时他又觉得哥哥这样过的太过辛苦不值,既而又产生另一种理论,还不如我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实际上是一种自由散漫的生活,不负责任的生活)

弟弟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有很多娇生惯养的孩子特有的小聪明,一些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只不过在没有自律的情况下这些东西往往是无果,产生不了效果,有时候会自我毁灭。

就如,福音和诅咒一样,虽然兄弟俩只相差1岁多,但哥哥出生时以穷人家的定位养的孩子,父母要求哥哥去做很多事,无形中尽了社会化的责任。

等弟弟出生时尽管生活条件没有多大改善,但有点穷孩子当富孩子娇生惯养了。

从表面上看好像对哥哥不公平,但从小养成了责任感和务实。小纨绔子弟的弟弟却缺失了这些,长大后遇到障碍阻力时他常常选择的是,逃避和毁约。

***

这是一个漫长的向上征途。

河上没有桥还何以等待结冰,走过漫长的夜就是黎明。

人,走向社会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契约化的过程。所以,要尽早给孩子建立责任感,你是要有成本意识。

世间的是所有的事情,老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你是早一点支付还是晚一点支付。

所谓负责任就是:不要总是去找借口,很多不负责任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习惯性找借口。总有一套为懦弱懒惰找借口的理论。

人,一担精神世界的花园荒芜(荒芜不代表没有,而是指“杂”)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是是而非的信息和念头长在他思想的花园里头。

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就是让他对生活没有规划。

成长就是妥协和坚持的两难,最终发现贫穷是一种思想。

可我们为什么听了那么多故事,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tenga.com/ctxt/12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