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者张晓东跟热点可能浪费资源,盒子

“计算机学科变化非常大,但所有的变化都建立在核心技术和基础学科之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RobertM.Critchfield讲席教授张晓东曾担任12年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当澎湃新闻记者问起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他这样回答。

张晓东认为,计算机影响着各行各业,没有一个学科有这样大的影响力。比起在学科建设中跟风、追热点,更应注重打好基础。“计算机科学不是空中楼阁,如果基础打得足够好,不用担心怎么变,甚至可以引领学科的进展。”

今年,张晓东担任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负责制定11月13日至17日的未来科学大奖周议程。

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得主将作学术报告、与青少年对话。活动还将邀请来自世界各国和国内近百位顶尖科学家参与讨论。

张晓东透露,未来科学大奖周上既会有资深科学家,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带来前沿性演讲,也会开展举办在一线工作的杰出青年科学家论坛。

先要学好“盒子里的东西”

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主校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以来,张晓东一直在美国高校任教。先后任职于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分校、威廉玛丽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年,张晓东卸任了担任长达12年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一职。

他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和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和存储管理,在高性能和分布式系统领域里,针对几个重要基础研究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的成果。他主持研究的一些核心算法和系统设计已经被应用到商业和开放系统软件中,有效地优化或更新了计算机和分布式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谈起学科建设,他反复强调核心技术和基础学科教育的重要性。“核心技术的意思是学习计算机‘盒子里的东西’,而不仅是学怎么用这个盒子”。

“国内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大多数以应用为主,只有几个顶尖大学重视核心和基础学科。”张晓东直言。

张晓东提到,一些高校在计算机学科建设中跟“热门”、跟“热点”,“从网络、网格、物联网、再到大数据,成立了许多学院和专业,最后留下很有价值的教育和科研成果不多,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对于近来兴起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他看得较为平淡。“人工智能的核心是通过数据分析找到特殊的模式,并快速地做出判断。当今,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数据量非常大,人工智能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对于计算机学科而言,大学四年能够打好基础就不错了。如果真有资质和能力,什么时候做深入的专科研究都不晚。”

向学生“汇报”读书心得

张晓东现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RobertM.Critchfield讲席教授,国际计算机学会(ACM)院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被誉为公立常春藤的俄亥俄州立大学,是北美五大湖地区最顶尖的公立大学之一。

授课和科研是张晓东现阶段的主要工作,“做一些作为大学教授最基本的事情,没有这么惊天动地,但我很享受看到一批批的学生进校,学习成长,走出校门后又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和领袖人物”。

张晓东保持着学生时代的两个习惯——游泳和阅读。他声音爽朗而洪亮,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早上起来游泳去,游一千米,二十几分钟”。另外半个小时是每天固定的读书时间。

提起阅读,他向澎湃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tenga.com/cthy/13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