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苦刷试卷上,国际学校直升常春

文:彭彭

编辑/图文设计:岚岚

父母成长,每周一书,大家好,我是彭彭。在介绍本周的推荐书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个这样的话题,这要从文章马伊琍离婚消息爆出之前,刷遍朋友圈的毛坦厂中学 消息说起。

毛坦厂这个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的地处深山的高考工厂,据说要在上海开分校了,还是熟悉的做法:要求父母陪读,题海战术,从早到晚刷试卷,一年几千张,孩子们睡不够怕身体崩溃就磕药顶着。

很多父母觉得值——一年辛苦换来大学敲门砖,从此人生一片通途。

据说上毛坦厂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富人家的孩子呢,有心的父母是另外的培养法。从胎教开始,再到3岁以内的早教,学英语磨耳朵,再到一路备战幼儿园,幼升小,英语奥数人文科学艺术体育一样不落下,各种履历做足,只求孩子国际学校毕业以后直升常春藤名校,进社会起薪就是年薪百万。

普通人或许会觉得,两条路里,第二条明显好太多。

然而,我读到这本《反脆弱》以后,却觉得这两条路,或许会殊途同归。

《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是当前最令人敬畏的风险管理理论学者,他生于黎巴嫩,之前最广为人知的著作是《黑天鹅》,他的著作始终都在讲述一个主题: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永远在所有领域都存在,人类或者忽视它,或者想了很多自以为是的办法来消除它,但最终都是徒劳。塔勒布更多从经济领域来阐述这个问题,而彭彭我刷这本书时一直用它来理解个人成长和孩子教育。

借用塔勒布的理论来看,家长无论是选择把孩子送进高考工厂,剥夺孩子所有的自由时间,监督他,陪伴他去挑战极限刷题提分,还是花大把时间和金钱从小步步为营按部就班地让孩子接受精英教育,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他们会这么做,是因为相信孩子的成功和自己推崇的教育方法之间有一个线性的因果关系:只要孩子刷题了,成绩就会好;只要孩子成绩好了考上大学了,人生就会成功,反之会很失败;只要按照常春藤名校的招生标准培养自己的孩子,孩子就能被名校接受,反之就只能读很差的大学;只要孩子进入了常春藤名校,那么人生就飞*腾达了,反之就会很失败。

因为相信这个线性的因果关系,所以家长执行起来就会特别笃定,而且充满焦虑。

一焦虑起来,就很难容忍孩子犯错或者失败。

毛坦厂中学的老师,会定期根据学生的成绩去搜查学生的寝室,从那些成绩退步的孩子的宿舍,很容易搜出手机等电子产品,搜出来就是没收,然后更严厉地督促。

而走培优路线的孩子,家长会随时检查她们的英语词汇量,口语水平,计算和解题的速度,离心仪的学校还有多大的差距。如果落后了,那么就是更多的练习,报更好的私教课,加班加点地学习。

具有迷惑作用的是,很多这样做的家长,确实在孩子进入大学之前,全方面掌控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心无旁骛地努力,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学校。每年无数个上榜的孩子的例子,都激励了后来的家长继续用同样的办法督促孩子。

然而,除了这个阶段一部分人的成功,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

有一部分孩子,无论父母如何督促,都走不了这条路。他们越学越低效,越学越抗拒,甚至成绩一落千丈;

还有的孩子,被这种严密的、全方位的盯守送上大学以后,所有的束缚都松开了,突然不会生活了。他们不再能像以前那样学习,也克制不住沉迷享乐的欲望,用俗话来说,他们被大学上了,浑浑噩噩地度过四年宝贵的求学时光;

看得更远一点,你还会看到,这些孩子毕业了以后,大多以进入知名企业,大公司,做一个白领为荣。

他们的职业规划是,尽可能在这个行业立足,然后一步步往上爬,去更高的位置,更好的公司。但突然之间,行业变动了,自己在体系里的所有经营成果付诸东流,再次回到就业市场,他们就不知道何去何从。

智能手机行业兴起时,曾经的通信大佬诺基亚,摩托摩拉,爱立信的员工,前阵子的甲骨文中国公司的员工,就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重点引用塔勒布在《反脆弱》第16章《混乱中的秩序》里的内容来为你解析。

塔勒布说,游戏世界和生态世界是不一样的。游戏世界有清晰的规则,确定的努力得到确定的结果;生态世界我们不知道确定的规则,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个变量。

在电子游戏的世界里,你每天喂养你的放养的电子牲畜,坚持下去,它就会长大,繁殖,变多,给你带来越来越多的财富,你明确地知道你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不会有意外;

但在现实世界,如果你为了让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长得更好,繁殖得更多,而把追逐羚羊,捕食它们的狮子,猎豹,鬣狗等肉食动物全部杀掉,结果就会导致羚羊再也不用奋力奔跑,久而久之,整个族群的健康状况下降,再加上族群的过度繁殖,可能给草原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草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羚羊全吃掉了,久而久之,羚羊会面临饿死的窘境。

课堂和学校,无论是毛坦厂中学还是常春藤名校,都属于“游戏领域”,规则清晰简单,家长督促很可能在这样的领域造就成绩好,适应能力强的孩子。但整个世界是生态领域,对孩子的人生而言,活下来,活得精彩,在激烈的社会变动中始终能稳稳地立足,就不是靠在学校努力的那些办法就行的。塔勒布说,他对课堂上学习的任何技能,或者任何以非生态形式掌握的东西普遍心存怀疑,他更相信从街头斗殴和现实生活中学到的东西。

他这么说,并不是说学校一无是处。事实上他也是接受了正规大学教育的,但他是一个“杠铃式自学者”。

他在学校只学习少数必要的,能帮他通过考试的知识,除此之外花大量时间博览群书,从人文学科,到数学,科学,历史。他也不像很多人一样读一本书就要自己读完,读懂,而是读到厌倦了就丢弃,换一本再来。

从13岁起,他长期保持了每周30-60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大量的阅读,思考,对社会的观察,促使他成为了一个超级特别的存在。

他在年“9·11”事件发生前大量买入认沽权证,用一种独特方式做空美国股市,“9·11”事件发生后而一夜暴富。后来,他又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先知先觉重仓做空,大赚特赚了一笔。业界称他是“像买彩票一样的做股票”,而且每买必中,每中必是头奖。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塔勒布这样的投机高手;家长们也不敢鼓励孩子在学校混到及格就好,更多时间来自学。

但塔勒布的成长经历提醒了处于社会中上层花重金砸在孩子的培训上的家长,以及社会中下层用铁腕手段逼孩子题海战术的家长,如果我们用这种格式化的、高压的,远离生活的教育方式养大我们的孩子,或许长大以后孩子就只能在社会变动和经济兴衰中随波逐流:不懂得识别危险,也看不到真正的趋势,命运掌握在他人而不是自己的手上。

那家长可以做的是什么?

塔勒布给了三条建议:

杠铃模式,父母的图书馆,以及街头斗殴。

杠铃模式是《反脆弱》理论的核心,杠铃的一头是极端的风险厌恶,另一头是极端的风险偏好,使用杠铃模式,意味着不中庸,而是采用积极主动加上保守偏执的组合。

90%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安排在零风险的地方,10%花在高风险的地方。对孩子学习而言,90%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要放在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以及不为应考做的学习上;10%才需要放在为了特定考试而不得不学习的内容上。

父母的图书馆,意味着父母要为孩子提供大量的可阅读的书籍,让孩子尽情徜徉在书海里。

街头斗殴,并不是说让你的孩子成为小混混,而是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去接触各行各业不同的人和生存方式,并从中学习。

说实话,对经历过类似毛坦厂的高考工厂这样的学校,并被非常保守的父母养大的我来说,要理解和接受这些并不容易。

但塔勒布的理论让我思考,既然我要帮助孩子为20年以后那个我完全无法预测是什么样,需要孩子具备什么知识和技能的世界做好准备,我需要把目光从大多数人焦虑的教育问题尤其是考试里抽出来,把视野更拓宽一些,手放得更开一些。

这本书不好读,内容繁杂而艰深,所以我暂且提炼一些跟教育关系更密切的内容来分享给大家。

接下来的周二到周五,我还会每天分享本书的一个金句和我的解读,希望对你理解这本书和《反脆弱》的理论有帮助。

我们明天再见。

-END-

导师简介

彭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整理咨询师,父母成长组织“德沃”创始人,整理机构“居和理家”创始人。彭彭用十年陪伴四百多组家庭,他们的孩子是一群有主见,不被压制,愿意信任他人,有爱心的孩子。

近期课程

沙沙《幼小衔接》工作坊

德沃棒妈

0

(长按下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tenga.com/ctcf/7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