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建立中国版常春藤高校联盟,一直是诸多国内 大学的心愿,因为一来可以通过交流互补优势,二来又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早日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赶超世界 。
“C9”的创意始于年,当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9所国内 学府共同发起“ 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终于,在年的第七届年会上9校结盟。第七年,深化合作跨出了重要一步。有了“九校联盟”这个平台,名校 脑中的独特想法就有了实现的可能,比如建立起数字化快速通道;定期进行校长远程战略研讨会;共享名师和 网络课程资源等,以此达到合作共赢的目。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根据9所高校的合作协议,双方将互派“交换生”,互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打造“C9”系列暑期学校,共享名师;联合培养教师、建设教材,研究教学与教改;9校间还将利用网络互相评审博士论文;联合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表示,“九校联盟”绝不是简单模仿英美,就像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出自己特色一样,“九校联盟”有自己的运作机制和内涵,九校作为中国大学建设世界 大学的希望,在这个艰巨的过程中,要相互借鉴经验,实现共同发展。
“九校联盟”符合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劳凯声表示,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来看,大学之间联盟,通过资源共享,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好学习的可能性,同时也促进校际之间交流,更好地利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从这些优点来看,高校联盟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高校办学的一个趋势,也可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美国“常春藤”联盟建立后,发展势头迅猛,各校交流密切有力,使得联盟大学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并逐渐走向教学顶峰,在这样的氛围下,小常春藤联盟和各州立大学陆续开始了联盟,强强联合,取长补短。虽然目前C9联盟发展还有一定距离,影响力还有待提高。但大学联盟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大学也需要更多的大学联盟出现,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进步。目前中国的高校普遍选择和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学校,互换学生的*策,其实中国高校间的互动促进才是真正使中国大学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员认证区#
(篇幅有限,只展示部分学员截图,点击查看大图)
??家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