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盛行时代北美家长难逃内卷中

 “鸡娃”盛行时代北美家长难逃“内卷”

孩子独立能力差和心理压力大是“鸡娃”式育儿的两大弊端

每年3月的藤校放榜季是“鸡娃”界的一大盛事,这几天,随着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的录取结果陆续发布,家长群和朋友圈的“鸡娃”潮一浪高过一浪,鲜花和掌声纷纷涌向“鸡娃”登顶的成功者。

这是一个“鸡娃”盛行的时代,在地球另一端的北美,家长们同样被裹挟在课外班、择校、学区房、爬藤的“鸡娃”焦虑中。

北美的“鸡娃”式育儿始于20世纪90年代,背后的原因是“美国梦”的破碎,北美的下一代超越或者至少守住父母所在阶层已非常困难。根据NewAmerica年报告,千禧一代的收入比父母一代低20%。

无论种族、收入和阶层如何,越来越多的北美父母踏上了“鸡娃”之路,且都是对标一流的精英大学。和传统的散养模式相比,“鸡娃”式育儿摆脱了北美鼓励儿童独立和自由的传统教育观念,代之以父母对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高参与度、高投入和高控制度的养育方法。北美的“鸡娃”不仅意味着给孩子打“鸡血”去追求卓越,家长也要竭尽所能为孩子排忧解难,力求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风险和失败降低到最低,以确保孩子的成功。

1

“鸡娃”的核心是才艺特长

优异的学习成绩只是基本条件,学术、才艺竞赛中获奖以及强大的领导力才是制胜的核武器

北美父母打“鸡血”的重点不是学习成绩,而是特长、才艺和领导力优势的培养。这跟精英大学的录取标准有关——要想获得名校的青睐,AP课程和优异的学习成绩只是基本条件,学术、才艺竞赛中获奖以及强大的领导力才是制胜的核武器。

北美的大学入学竞争日趋激烈,美国50所最具竞争力的大学中,入学率从年的平均36%下降到年的23%,而排名前十的大学入学率下降幅度更大。因此,北美孩子已经很难拥有过去那般散漫而快乐的童年,他们的业余时间基本在课外活动中度过。但是,课外补习只占很小比例,学术竞赛、艺术、体育以及领导力培养等课外活动是主流。

根据皮尤中心年的数据,在年收入超过美元的北美家庭中,有84%的孩子参加体育训练,64%的孩子做过志愿者,62%的孩子上音乐、舞蹈或其他艺术课;即使在年收入低于美元的家庭中,也有59%的儿童做过志愿者,37%的孩子参加体育活动,41%的人上美术课。

不过,才艺特长培养的过程很漫长,还需要各种投入和专业判断,不仅是孩子们之间的竞争,也是家长们真正“较量”的地方。培养才艺特长的第一步是发现孩子“隐藏的天赋”,从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的兴趣班中发现孩子的优势项目,真的有点像大海捞针,唯一的办法就是尽早试,多多地试。

课外活动的“鸡血”战从幼儿园开始打响,孩子一般三、四岁就开始练习体操、游泳、冰上运动、球类运动,学习小提琴、钢琴、舞蹈。近几年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简称)教育开始大热,很多父母注重开发幼儿的科学家、工程师思维,根据美国玩具协会的调查,50%的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5岁左右开始学习编程。

小学生的课外兴趣班就更多了,为了避免错过孩子的“天赋项目”,不耽误孩子成为未来的科学家、钢琴家、舞蹈家或者体育明星,一个孩子报十几门兴趣班也是常见的。

北美的小学生忙碌的日程安排堪比CEO,我女儿每星期中,有两个早晨是学校游泳队训练;下午放学后有舞蹈队、戏剧训练各两次;周末有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学院的训练两次;每周还有校外的辩论课、服装设计、绘画课等等。

疯狂的课外活动让孩子们很少有自由玩耍的时间,甚至全家人聚在一起也变得很困难。我女儿同学的妈妈告诉我,他们一家人都难得在一起吃一顿晚饭。家里一个男孩和女孩,爸爸下班后接儿子奔赴各种体育训练和比赛,妈妈下班后接女儿去舞蹈戏剧兴趣班,连周末也不例外。

中学阶段则是达到忙碌的顶点,通过小学阶段的大规模尝试后,中学阶段开始缩小范围,逐渐把重点放在优势项目深入发展,这个阶段也是最纠结的,因为如何取舍和选择决定着日后的成败,需要父母和孩子仔细商量,并且还要听取各种专业意见。

从加拿大的情况看,孩子的才艺特长选择还是呈现出族裔特色的,白人占有体育上的优势,包括冰球、足球、滑雪、曲棍球等运动项目基本以白人孩子为主,而印度家庭的孩子则是占据了科学竞赛和英文竞赛的优势。华人孩子最大的优势是钢琴、小提琴和学术竞赛,加拿大的奥数和辩论比赛完全是华人孩子的天下。

北美的高中生是最累的,既要保证好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要选修各种AP课程、做志愿者,而最大的挑战则是要频繁地参加各种比赛和训练,争取形成大学申请的核心竞争优势。很多高中生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不够,伊利诺伊大学教授里德·拉森说:“青少年的时间安排已经成为全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tenga.com/ctcf/136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