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高材生张一得自杀爸爸,既然你替我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226644.html

一个单身父亲,在孩子出生不久后便辞去高管职务,种田捡破烂一心带娃;

他每天变着花样为儿子做菜,记录孩子的一点一滴,一切以儿子为中心;

最出名的是,父亲为儿子专门打造了一个博物馆——从儿子出生的第一双鞋、第一件玩具、第一块玉、第一个银器等事无巨细地分类陈列,供人参观。

10年间,爸爸成了广州育儿圈的名人,很多人追看他的育儿公号,他的故事上过广州各家电视台、报刊,成为网络红人,人称“模范爸爸”、“儿童教育专家”,到处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

儿子呢?也十分争气,阳光帅气,妥妥的学霸一枚,17年后考上了美国常春藤名校——被称为“南方哈佛”的埃默里大学。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温情而励志的故事时,儿子张一得在美国校园里自杀身亡了。

此事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在震惊之余,百思不得其解:

当一个父亲,把他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为什么孩子还要自杀、还要逃离呢?

这换做是任何一个父亲,都会伤心至极吧!

但事实是,没有人会想逃离爱,想让人逃离的,一定不是爱。

01

在这份浓度极高、看似感天动地的父子关系中,传播比较广的几个细节是:

父亲给孩子拍过20多万张照片,共拍坏了五部相机;

自己每天变着花样给孩子做饭,十年间竟没有一道菜是重复的;

为了孩子学英语,曾亲手雕刻了25万个英文字母。

相信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这位父亲是如此高尚完美,如此看重孩子,但又觉得哪里说不上来那么奇怪。

他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演员朱雨辰的母亲。

朱雨辰的母亲对儿子“好”是众所周知的,朱雨辰开学去中戏报到那天,他本想自己整理床铺,但刚要往上爬,朱妈妈就赶过来说:“儿子你等会儿!妈妈来,妈妈来。”

担心朱雨辰睡眠会受到干扰,朱妈妈铺完床又挨个问朱雨辰的室友们是否打呼噜。

当朱妈妈发现宿舍窗户外长满爬山虎的时候,担心爬山虎会有虫子,于是想用滚烫的开水浇下去把爬山虎都烫死。

节目中她说,为了给儿子降火,她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上4点起来熬梨水,哪怕儿子明确表示喝不下去,也会逼着儿子全都喝光。

不仅如此,为了让儿子随时吃上可口的饭菜,朱妈妈把自己变成了“移动厨房”,儿子走到哪儿自己便跟到哪儿,甚至进了剧组也是如此。

她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没有自我,我完全没有自我。”

还有一句是:“我是用我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

然而如此密不透风的“爱”,只感动了她自己。

朱雨辰曾不止一次表示过痛苦,称“妈妈给的这种爱,压力太大了”,也跟母亲说过“咱俩没法过了,你会把我搞死”这样的话。

但没有用,母亲坚持自己的爱,是孩子最需要的。

如果,父母之爱是为了自我感动,那么孩子在这份爱里,是得不到益处的。

爱,要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了解孩子真实的所思所想。如果经常否定孩子的感受,而必须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那孩子所感受到的,只是一个僵尸一般的爱而已。

就好比张一得的父亲。

在张一得12岁的时候,曾鼓足勇气对父亲说,希望爸爸能够有时对自己说“不”。

但是爸爸坚决地说,这个我不能答应你,我永远会对我的儿子说yes。

这样说听起来很令人感动,但其实这份永远的yes里,包含的意思是,我只能按照我的方式爱你,至于你喜欢的方式,我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

那这个yes还是yes吗?其实他只是想对自己说yes而已。

自我感动只是自恋型父母的脑嗨,而孩子没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不会跟着你一块儿感动的。

02

其实,在张一得与父亲的相处中,有很多这样的细节,让人感到恐怖和窒息。

比如当初父亲毅然辞去职务,带孩子到一个小山村,靠种田和捡破烂为生。

他坚信这种生活方式可以锻炼孩子,但作为小孩子的一得却很讨厌这种生活。

他曾在出国留学的申请里写道,他害怕踩到臭虫,害怕它们在衣服里面产卵,更怕暴雨来临时,击打金属屋顶所发出的巨响。

但没办法,父亲觉得这样对孩子好,可以磨砺孩子,孩子也就只能这样生活下去。

之前提到,一得的父亲为他拍过20多万张照片,拍坏五部相机。值得深思的是,在某个视频中,一得说:

“能不能给我点隐私,不要对着我的脸”,但父亲还是坚持拍完视频并上传了。

从孩子出生到三岁,他只用英语和孩子说话;

三岁后,他装聋哑人,孩子怎么叫“爸爸”都不回应,只有孩子把需求写出来或画出来,他才肯沟通;

孩子八岁时,他要求孩子给四五十个成年人做饭,众筹自己的学费;

孩子十岁,他要求孩子独自出去旅行,且不给予任何协助;

孩子上中学后,他要求孩子去家境富裕的同学家玩时,兼顾收破烂的责任,把废品带回来卖钱……

这桩桩件件,哪一样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又有哪一样和他所说的“尊重”和“自由”沾边呢?

这样做,除了源源不断地带给孩子无助感之外,也会让孩子内心充满了痛苦和困惑:

说爸爸不爱我吧,他的注意力全放在我身上;

说爸爸爱我吧,他对于真实的我连看都看不到,又何谈爱我呢?

但无论怎样,孩子是没有选择的,因为他只能依赖养育者生活。

为了生存,为了得到父亲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tenga.com/ctxt/11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