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毕业,我成为全校第一个去藤校的人,谁

再过几天,高考就要出分了。

大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考上/,但现实的情况是,即便能上本科,绝大多数人都只能上二本。

二本学校里存在两种人。

一种是以无可奈何的不爽来到这里,另一种以心安理得的喜悦来到这里。

前者在高中三年也一定是勤勤恳恳刷提听课,却只因高考战场一时的失误,紧张等不可控因素滑铁卢于高考,又或是报志愿时候没有发挥好主观能动性,最终“仅仅”考上一所二本。

后者可能从小便被灌输:“以你的能力上个二本就不错啦”这种心安理得较前者更为可怕,这代表了他们对自己人生的定位是如何的低,他们也正是二本里糜烂生活的主力*。

我就是 种因为志愿没有填好而被调剂到二本的“倒霉蛋”。虽然当时只是很失落,但是还没真正理解到二本和,的区别。

不想这样继续混日子

环境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我记得刚来学校的时候,就有同学立誓要考研,要进。但这股热情劲没延续多久,就变成了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40多个手机唰唰地亮着。

每天的生活就是班里刷手机+食堂+宿舍刷剧+周末挤公交去市里K歌。

期末考试等于小抄+革命友谊+老师心情=勉强过关。

于是 学期就在我一边抱怨一边刷手机中过去了,没想过考研,也没在意过成绩,只想快点毕业就好。

真正思想有转变在大一下,那个时候在社团认识几位即将毕业的学长,四处找工作碰壁,简历跟那些/的学生放一起简直被玩爆,从实习到各种竞赛活动,全方位被碾压。

我这才理解到了好学校和二本的区别。

我开始思考,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为什么要来上大学?我当初不是充满了斗志怀着远大理想的吗?难道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四年吗?

那段时间我很迷茫,想要摆脱这种生活但又力不从心,这个时候我爸给了我一个建议,他说你读的这个本科已经这样了,要不要去国外读研,开拓下眼界,不然一辈子就在这里困住了。

说实话我从没想过留学,因为我们学校一年也没几个留学的,而且我很担心以我的条件,如果去国外读个“野鸡大学”,混个硕士文凭,太浪费家里钱了。

但是我爸就很鼓励我,他不想我因为错过一个改变的机会,将来为此后悔。于是经历了一段思想斗争和考察,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去一所名校读研!

为了摆脱二本的身份,拼了!

接下里说说我在接下来的两年做了什么。一切都是为留学做准备,从提高成绩、考语言,到寒暑假各种实习,看各种学校、专业要求,感觉比高三那年还要忙。

GPA

因为大一没怎么好好学习,我的GPA简直低到爆,平均分只有78,但是我想申请学校GPA至少3.5以上,当时算了一算,大四上申请,也就是说我需要考剩下的四个学期把GPA拉到3.5以上甚至更高。

压力真的不比考研低,每天除了好好上课好好学习,我还得保证专业课拿高分,当时真的是天天泡图书馆备考,一门心思就想着考 ,那奖学金,然后每学期都是这样。

结果比较好,我后来连续三学期都是我们班 ,大二大三也都是校一等奖学金。平均分都是90以上了,那时候压力真的蛮大的,非常怕哪一门没考好就完蛋了。

语言

英语说实话并不是我的强项,那段期间为了考托福真是连走路都在背英语,做梦都梦到英文对话,大热天的暑假所有人都回家了我一个人留寝室复习,食堂关门了就自己煮稀饭,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就不说了,说个数字,考托福的一个半月瘦了10斤。

实习

为了实习,我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再也没有寒暑假了,每次舍友都在商量假期去哪玩的时候,我都是拿着简历到处去面试。因为二本的背景,很多大公司都不待见我,好在我脸皮厚,总算能找到一些差不多的实习岗位。

虽然实习的时间都比较短暂,但我觉得这些经历无论是对于我日后留学申请还是找工作都是有价值的。我曾见过不少清华北大学生的简历,他们的各种实习经历真的很丰富,如果你的简历还是一片空白,真的是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还有好多事情,总之那两年的每一天每一秒都在为自己理想的学校奋斗!我申请了六所学校,冲刺的是哥伦比亚大学,还有求稳和保底的学校,也都是全美TOP50以内。

成为全校 个去常春藤的人

中间还经历了等结果、收拒信、找工作各个环节,就不多说了! 收到了四个offer,其中一个就是哥伦比亚大学,我的梦校!

我成为全校 个去常春藤的人,这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

我只是个普通人,没有过人的智商,也没有特殊背景,可能 比别人做的好的就是坚持。

大学三年,放弃了所有寒暑假,所有娱乐旅游的时间,所有的时间不是考试就是实习,不是实习就是志愿者,不是志愿者就是做策划案......

我是真正靠着努力、坚持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有人问我这么累值得不值得,我想说,每个人对生活的期待都是不一样的,你想要怎样的生活,你就做怎样的选择,关乎个人,无关其他。

在我们身处这个不是很利的二本地位时,我们能做什么改变这些?

考入二本也好三本也好,都是人生的经历,一时的成功也不代表永远的成功,一时的失利也不代表永远的失利,心态摆正了,去改变,就能变。

有的人觉得二本就很好了,能找个工作拿四五千生活就够了,从事什么行业都无所谓。这是这些人的选择,他们觉得过的就好。但是有些人想改变自己不利的求职求学地位,想去拥有更好的生活,想去开阔眼界,那么就去做应该做的努力就好。

不要为自己不够 的学校背景悲伤,不要怨恨自己普通的父母,更不要为一时的失利自暴自弃。

与诸君共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tenga.com/ctpz/11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