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视点我们middot在路上常青藤

白癜风用药能控制吗 http://m.39.net/pf/a_4302838.html

每个教师的教学历程,都是一部行走志。从刚踏上岗位的迷茫,到萌发的自我觉醒,到拥有清晰目标的自我更新,再到沉静的自我发展,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刻画出的是我们教学生命的轨迹。

每一个教师都有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渴望,我们都想成为一名好教师,成为一名“明师”。“明师”是明白之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明师”是明智之师——明确自己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明师”是明日之师——我们做教师,就要做一个目中有人、有远见的教师。

8月27日下午,常青藤全体教职工相聚学校报告厅召开以“我们·在路上”为主题的-学年常青藤实验学校教师发展大会。他们携手走在青藤的发展之路上,在这里回首自己走过的路,聊聊在路上的他们。

教师发展大会由副校长钱丽华主持 篇章:在课堂中成长

有 年工作的宁婧琪,在听课中成长的杜宇平、孙佳琪,在磨课中成长的范俊娥,在赛课中成长的翟志武老师,请他们讲一讲在课堂中成长的故事。

宁婧琪老师:《初心不改,步履不停》

杜宇平、孙佳琪老师:《在听课中成长》

范俊娥老师:《不负好时光,成长在青藤——在磨课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翟志武老师:《在赛课中成长,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聆听完老师们的演讲,在座老师感慨颇深,纷纷提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现场互动热烈。

第二篇章:在教研中成长

似乎一下子把大家拉到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的那个场景,豪情满怀,斗志昂扬,有着美好的愿景。在课堂中“学会教学”,在课堂中和学生一起成长进步,让课堂成为教育思想生长和实践的土壤。

周红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成长》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内心的觉醒,就是把日常平凡琐碎的工作与我们未来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每件事情就会有育人的平凡意义。”教师的成长其实不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无涯,研不止,教和研是教学的双翼。只要有教学,就会有问题,就需要进行研究。

高中部语文教研组尹华、朱文韬、顾灵山、卞竹筠、李明智老师:《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第二学期 次语文教研活动》

-学年校级骨干教师颁奖

教坛新秀

陈娇、*增

教学能手

杜丽娟、何为、胡肖迪、葛烨

朱姣、张芳、*欣、蒋欢欢

徐敏、杨雯、吴雯雯、张冬云

王开东、尹华、郭美迪、周红岩

吴繁杰、张净

第三篇章:在科研中成长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就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科研不是专家与学者的专利,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也从根本上动摇了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教育的舞台上。成为研究者是当今教师基本素养必备的一部分。

曹德亮老师:《苦尽甘来——成长》

杨雯老师:《绝知此事要躬行》

吴冬云老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钱蕾娜老师:《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朱姣老师:《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副校长钱丽华:《课题研究道阻且长专家引领行则将至》

为进一步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成立了“青藤教师发展共同体”,邀请专家讲座,自己撰写案例反思,积极参加各级论文比赛,切实提高论文撰写能力。

课题研究,对于一个普通教师而言,就像是一次科研强化训练。在过去的一年中,初中部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成功立项,而且作为“重点自筹”课题通过申报,高中部1个张家港市级课题顺利结题,初中部1个张家港市级“青年教师专项”课题立项推进。在张家港市教科研“千”课题工程中,被批准立项的张家港市微型课题中,14+3个“微型课题”顺利结题,微型课题研究扎实认真。初中部有14个,均成功结题,其中2个 通过,6个良好通过,优良比例远超市里平均水平。

高中部的微型课题研究也迈开了坚实的步伐。张冬云老师主持的《高中*治议题式课堂教学的设计研究》良好结题。王雪老师和王开东老师主持的课题也都顺利通过结题。

课题研究能够改变一个教师的思维方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开始尝试着用系统的、结构性的思维去分析、判断,并运用所学到的科研方法,去寻求可操作的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向反思型、研究型教师转变,这是一个老师的深度成长。

第四篇章:热爱情怀

“如果没有理想和情怀,不只是教育,任何一种职业也会是无趣的。人的选择如果过于现实,必然领略不到诗和梦的美。”教育者也是诗意的行走者,陪伴在学生的生命里行走,骄傲地在自我的精神里行走,怀揣梦想踏歌而行。学会品味自己的教育生活,试着寻找自己的教育梦想,生活从此而不同。

邵川英:《我们·在路上——用心》李志红:《我们·在路上——一声师父,几多责任》承建英:《我们·在路上——我的物理笔记发展史》许龙福:《我们·在路上——征服》陈国清:《我们·在路上——执念笃行》朱同瑞:《我们·在路上——变革》

李镇西老师认为,教师的人文追求是情感与理想、风骨与良知、情趣与浪漫、视野与思考、学识与胸襟。在教育者的生命旅程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往往不是我们知识的贫乏,而是人文情怀的缺失。它是教师获得自我专业化发展以提升自身境界的内在要求。

每个教师的成长之路都是平凡之路,但也是无数个平凡造就了你我的精彩。 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前进的道路;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当是我们自觉的追求,让我们从拥有人文情怀中启程、行走,在教育之路上幸福着、享受着、完整着……

编辑:邬洁、*增

审核:校长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tenga.com/cthy/9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