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优秀的绵羊

#文学#今天跟大家分享推荐一本解读教育体系的书籍《优秀的绵羊》

“优秀的绵羊”指的是那些成绩顶尖,但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只是随大众的步伐,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大学生。对内无法慰藉心灵,对外无法成立真正的友谊(因为竞争占据生活的全部)

“优秀的绵羊”是如何造就的呢?①功利化学习(务实目的):学习只为工作需要,追求经济投资等学科领域②以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把成绩当作全部,一旦成绩下滑,对自己的评价也就失衡③父母的过度保护:“焦虑教育”,只希望孩子多学一点,超过同龄人,获得那一点点的虚荣感和优越感。

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素质教育?美国的教育体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教育呢?作者的回答是:美国的教育是一种变相的应试教育。所谓常春藤盟校最早是一个大学体育赛事联盟,但他并不是为了促进美国青年的运动,常春藤的本质是美国上层社会子弟上大学的地方。比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最最早只是一些地方贵族建的私立学校,只招收本地贵族子弟。

19世纪后期,铁路发达,各地政治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本地的贵族们想要该跟其他地区的贵族结交一下。因此,让孩子们上同一学校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些私立学校的录取要求是必须会希腊语和拉丁文,而平民子弟公立学校根本不教这类。因此,所谓精英大学原本是精英阶层的东西,是确保他们保持统治地位的手段。贵族们自己花钱赞助名校,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些大学里上学,然后到自己公司接管领导职务。随着新社会势力的涌现,威胁到贵族们的统治地位。

另一方面这些贵族学生们的的学业确实不好,学校脸上也无光。在年,一些大学开始取消希腊文、拉丁文考试,这样一改,直接导致犹太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于是这些大学又修改了录取标准,成绩好是一方面,另外还要求有老师推荐信,要通过校友面试,最好还要有一项体育特长,而且如果是校友的孩子还会加分等等。后来形成既重视考试成绩,也要求体育特长之类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确保精英子弟的录取比例。

并非所有素质都有助于被名校录取,你需要的是有贵族气质的,而且必须是美式传统精英阶层的素质,比如大提琴、击剑等。普通工薪阶层很难达到,直接输在了起跑线上。如果你有及其优秀的能力:Intel科学奖类似的全国性大奖,那是可以直接保送的。如果没有,想上耶鲁,那你就得全面发展,上七到八门选修课,五到十项课外活动。即便是这样也不能保证录取,还得看推荐信和家庭情况。

高中生涯的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过日子,他们从小被灌输的是不能输的价值观,他们是这么害怕被人超过,他们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外人对自己的评价上。知道怎么考试、却不知道为什么考试,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应试教育让一帮孩子削尖了脑袋去适应一个统一的考试标准!

那么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他们的发展路径也应是不一样的,学校的任务是鼓励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不一样,帮他们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新闻机构给出大学排名,家长和学生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tenga.com/cthy/15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