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时光的脚印,我们即将走过年。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九龙坡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如此。回顾年,全区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好新时代教育强区”的目标,聚焦聚力教育“五五行动”,开拓开创建设教育强区新局面,实现了教育持续优质快速发展。弘扬教育正能量,传播教育好声音。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九龙教育”官微将盘点年全区各学校最具特色的教育工作成效,带你回顾九龙教育奋进前行的难忘瞬间。NO.1谢家湾小学名家走进校园聚焦学习方式转变年,谢家湾小学聚焦聚力教育“五五行动”,实施谢家湾小学教改推广行动,围绕学习方式转变开展各类教育研讨活动,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办“年全国小学教育发展论坛”,朱永新、田刚、王敏、张志勇、成尚荣、吴正宪等全国各地余名教育界专家、同行参与活动,围绕“走进谢家湾小学,看学习方式创新”主题进行深度交流,该活动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开展小梅花工作坊等活动,成立九龙坡区“刘希娅名校长工作室”,与工作室学校开展课堂研讨等交流活动。今年疫情期间,刘希娅校长带领学校教师研发了以疫情为主题的专题活动课程,规划实施了四周的线上整合课程,在教育部得以推广,并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华龙网、重庆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刘希娅校长代表学校在全市复课工作会上作了经验分享。一年来,学校教师积极在各类市区级赛课中表达对学习方式转变的理解与实践,5名教师获市级赛课一等奖,4名教师获区级赛课一等奖。学校教改经验全市推广,中央政策研究室主办的《学习与研究》刊发《重庆谢家湾小学教育改革实践》,充分肯定学校教改经验。同时,学校三项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课题成功开题。NO.2育才中学AP国际课程班亮点纷呈年,重庆育才中学大力开展“培塑名家、建设名校、培养名师、打磨名课、培育名学生”系列活动,进一步打好“行知”牌、“质量”牌、“国际”牌。其中,国际教育独具特色并取得丰硕成果。育才中学AP国际课程班拥有一流的国内、国际课程师资和顶尖的国际学术竞赛教练团队,有高效精细的教学管理和升学指导,是重庆市教委审批通过的首批公立学校高中国际课程班项目之一。名校录取结果喜人。今年1月,AP班柯昕蔚同学被英国剑桥大学工程专业本科录取,实现了重庆高中国际课程学生被剑桥大学本科录取的“零突破”。12月,AP班再传佳音,史晨希同学被世界排名第六的美国常春藤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录取,收获了中国西部地区届学生的首张美国“藤校”offer。国际竞赛捷报频传。年5月,AP班学生在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中国国家队选拔赛中,获全国团体第五名。同年12月,AP班组建的参赛队作为重庆市唯一学校代表进入决赛,荣获丘成桐科学奖(物理)优胜奖,总分排名全球第六。今年,AP班学生还在美国区域数学联赛(ARML-Local)、英国物理挑战赛(GCSEPhysicsChallenge)、全球华人创新研究大挑战(CTB)、未来商业领袖竞赛(FBLA)、学术十项全能(USAD)等国际学科竞赛中,荣获金牌23枚,银牌38枚,铜牌25枚。NO.3杨家坪中学构建“大成”教研体系全面推进一体化管理年,杨家坪中学聚焦聚力九龙教育“五五行动”,成立“五名工程”办公室,全面实施“五名工程”,通过“名家、名校、名师、名课、名(学)生”的打造,建设一流教师队伍,塑造一流教育强校。今年6月,杨家坪中学B、C校区成功揭牌,标志着杨中“一体化管理”办学格局的全面开启。为了落实“学生第一、学术至上”的教风,助推“让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系统人才工程,增强四个校区间的质量共进与文化共融,汇聚四个校区的教育教学智慧,辐射出更大的优质教育教学正能量,学校成立“大成名师巡讲团”,开展大成名师巡讲活动。“大成名师巡讲团”齐聚杨家坪中学各校区名师,包括各校区市、区级骨干教师,荣获区级赛课一等奖以上教师,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由各校区学科提出授课需求,学校颁发正式聘书,名师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授课课题,双向选择,方式新颖。名师团讲师同各学科教师交流协作,跨学科教学相长,躬身入局、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制定一个规划、献出一节高品质课堂、做好一场讲座、命出一套高质量试卷、做一次效果检测、成立一个工作室,形成了以点带面的“大成”教研体系,助推一体化办学落地落实。NO.4区职教中心育人模式新探索产教融合显成效年,区职教中心认真落实教育“五五行动”,注重“产教融合、校企结合”,以创建高水平职业学校为抓手,创新育人模式,推进“三教”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大胆进行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化改革实践,在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实施“校园学徒制”育人新模式,搭建平台,引企入校,校企在制度、文化、教学、生产、管理等方面共同发挥优势,为构建优化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学校构建了具有中职特色的分层次、全方位、有保障的“四创进阶、四维平台、四元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衔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年,学校结合社会需求,丰富社会服务“菜单”,定期开展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夕阳益友亦学亦乐”老年教育特色培训和“大国小工匠”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受益人数达人。一年来,学生技能水平、创新能力、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加强。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12项,其中吴宇豪获全国第一届技能大赛铜牌,入选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参加创新大赛获奖78项,其中国际奖7项;参加全市文明风采大赛获奖13项。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竞赛获市级及以上奖32项,其中,黄钧浩教师团队获得全国中职院校教师能力比赛一等奖。7本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入选数量在重庆市位居第一,在全国中职院校排名中并列第三。NO.5高新实验一小多措并举打造名课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年,高新实验一小以区教委“五名工程”为指引,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打造名课为抓手,从五个维度入手,打造名课,更新理念,磨砺团队,提升质量。构建研课模式:以学科课程中心为支点,通过专家讲座理念引领-互动研讨问题导向-名课示范榜样引路-翻版执教课堂践行,形成了“研训学做”一体化的研课模式。打造团队磨课:建立了由老中青教师组成的复合型团队磨课,本学年各学科教师赛课获市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区级一等奖2个。开展名课送教:坚持送课送理念的思想,将各学科的名优课送教城口等薄弱区县,有效地建立起“送课送理念,献课献爱心”送教机制,在帮助其它学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情怀和教学水平。加强赛课帮扶:在与华美小学的结对帮扶工作中,以市区骨干教师为核心,以两校“青蓝工程”为抓手,以全区赛课为契机,大力提升华美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全区赛课活动中语文、数学选手均获得优异成绩,得到教研员和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NO.6鹅公岩小学四大工作室引领特色校园创建鹅公岩小学聚焦聚力教育“五五行动”,着力打好学校“特色牌”,本学年成立了慧雅校园、启智校园、未来校园、雅行校园四个特色校园工作室。各工作室以打造校园品牌特色和提升学科团队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教、学、研一体化为主要途径,根据校园主题特色,分学科分领域设置工作方向,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慧雅校园工作室以“人人好读书,处处沐书香”的校园主题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开展了好书分享会、书香掠影展、校园朗读者、享读E时代、亲子共读台等读书节活动,营造了校园师生共读、家庭亲子共读的浓厚读书氛围;启智校园工作室注重培养学生数理逻辑和空间智能,激发学习兴趣,以数学游戏为载体,开设了七巧板、创意搭建、华容道、魔方、孔明锁、九连环等丰富多彩的启智课程;未来校园工作室以创客教育为基础,借助物联网实验室及未来学习厅等网络环境,打造名课堂和网络云课堂;雅行校园工作室旨在把雅行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组织开展学生“五操”比赛、足球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顽强向上、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营造了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NO.7人和小学武术教育成为学校办学靓丽风景线人和小学坚持“一校一品”特色发展,争创特色、打造特色、彰显特色。年,人和小学开启武术教育实践探索。17年来,崇文尚武的教育信念在学校一代代教育人身上传承和延续,现在,武术教育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为九龙坡区“武术教育特色学校”、“武术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学校致力于武术课题研究,开发《人和武韵》校本课程,取得显著成效。今年疫情期间,学校积极探寻武术教育开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通过“停课不停学”将武术和体育整合,帮助学生坚持训练基本功。开学复课后,学校持续推动武术教育普及和深化,利用体育课、大课间,让全校师生进行武术基本功训练,并打起了黄凌拳、段位制趣味拳。学校每两年开展一次武术段位制考试,学生均实现高通过率。为了进一步丰富武术课程,学校开设朴刀队、散打队和棍术队。学校低、中、高三支队伍在专业武术教练的带领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传统和竞技套路双管齐下,刀、枪、剑、棍和传统器械的训练日渐娴熟,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得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今年,学生参加年“成渝双城运动季”太极联动展示活动,得到广泛好评,目前学校正积极准备年全国武术套路网络大赛。NO.8谢家湾(金茂)小学“课程+活动”夯实国际象棋办学特色自年起,谢家湾(金茂)小学坚持落实“一校一品、一生一特”,着力推动体教融合,国际象棋特色课程已开设18年。学校先后培养出肖依依(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刘鸿言(国际象棋运动健将)等一批优秀的国际象棋运动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进一步打造国际象棋特色课程,构建以训练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理性抗挫品质为主的国际象棋课程。在学校1-6年级,多形式开设国际象棋课,系统讲授国际象棋的规则、技巧和相关知识,实现“人人会下棋,人人乐下棋”。在国际象棋氛围营造和主题活动推广上,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语文课堂开设国象论坛,学生在演讲中感悟棋德如人的道理;美术课堂进行国象棋子创作,小焉工作室用衍纸制作经典棋局,让参观者眼前一亮;国象特色赛事持续推进,近5年来,学校举办“金茂珑玥”亲子赛,“青鸟杯”校园国际象棋大赛,组织学生多次与国象大师面对面进行“车轮战”……这些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棋艺、切磋棋技、崭露头角的平台。目前,为持续推进国象活动在校开展,学校引进国象运动健将朱颖,作为专职教师开展校级国象棋队的训练。经过专业训练,四年级二班学生董泓甫在全国、市级赛事中频频获奖;今年12月,学校凭借国际象棋办学特色,接受了重庆电视台的采访报道。NO.9九龙小学精品课程促提升楹联教育塑特色年,九龙小学扎实推进教育“五五行动”,着力打造“特色牌”,以楹联教育为抓手,努力开拓学校发展新局面。九龙小学楹联特色教育先后经历特色活动、兴趣小组学习、校本课程构建、特色精品课程打造等阶段的研究,历时十余年。今年,学校在市级重点课题《实施楹联特色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以优秀等级结题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构建了“楹花联语”精品课程,摸索出一条以科研促课程实施,以课程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路径,取得显著成效。中央电视台春节档纪录片《楹联里的中国》、《人民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新家长报》、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今日头条、华龙网等各大权威媒体均对学校的楹联特色教育进行了持续的跟踪报道,产生了极大影响,获得了广泛赞誉。同时,楹联特色教育还得到了教育同行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