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田七七级无须复制的一代澎湃新闻

填写简历时,我非常愿意接受的一个群体认同,便是“七七级”。对有些人,这或许是个可以分享“集体荣誉”的称谓。对我自己,却更多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然而正因“七七级”渐渐成为有“面子”的称谓了,而简历又是相对开放的,我现在反有些不敢把个人的记忆放进表格了。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曲折向前的吧。)

个人的回忆

年是我下乡的第九年了,那一年大队中学临时请我代课。我虽号称中学毕业,实际念书不到一年,却要教初中三年级的语文和化学,实在有些误人子弟。记得是放农忙假时,我回到成都的家中,母亲既惊讶又高兴地说,这么快!上午才给你打电报,下午就回来了。原来家里得知停止多年的大学考试真要恢复了,所以要我赶紧回来准备,其实我根本没收到电报,不过是碰巧而已。于是在家集中补习了一个多月。由于上中学不到一年就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那是名副其实的“补习”;与今日高考前的“复习”,完全不是一回事。

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可算是真正的拼命。每天睡觉也分成两段,一次约睡三个钟头,其余时间基本都坐在窗边的桌前。对面楼里也有一家的小孩正做同样的事,后来其家长说,早就推测我一定考上,因他们几乎就没看见我离开过桌子,颇叹我何以能不睡觉。当然偶尔也要出门请教,记得还去成都二中学习怎样写作文,请教以前教过我二哥的费绍康老师,那真如醍醐灌顶,获益良多。考试前又回大队中学上课,自己教作文的段数也突飞猛进。恰好全公社举行统一的作文考试,我的学生还获得第一名。一个大队民办学校的学生超过镇上公办学校的学生,在当年乡下也是不小的新闻。(其实主要是那学生自己聪明,他后来一路念乐山专区的重点中学、上海交大,更到美国常春藤大学念博士,是乡村孩子中的一个异数。)另一女生也得高分,后来到县高中或师范校念书,现居西安,小孩都进清华大学了。

我就这样白天教书,晚上继续补习,准备即将到来的考试。我所在的四川省仁寿县是个大县,人口过百万,当年应届毕业的高中生班就上百个,全县还有和我一起下乡的知青近两千人,绝大多数学历都在我之上,不少是老高中的。这样,在填报志愿时,我第一志愿填的是成都师范学校的中文高师班,即所谓中专“戴帽”的大专;第二志愿是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到第三志愿需要换专业,才填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完后已近过年,大队中学放假了,我也就回到成都家中。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我正在城里一老同学家中喝茶,忽然弟弟从郊区的家里赶来,告诉我录取通知到了,我被取入川大历史系。

那是长期停招后的第一次,录取不太看志愿,所以我能被第三志愿的重点大学先录取。大学毕业后我才知道,取我的老师当初也担有政治风险,因我的家庭出身有些“问题”,经过争议,终以“重在表现”的理由取了我。且我本是在农村考试,通知应是寄送到乡下的。川大招生办的人竟然查到成都我家的地址,特地寄到家里,让我们能愉悦地过年。下乡已九年的我,是家中的“老大难”问题,那次过年的气氛当然好极了。

我会永远记得这一经办人的细心周到,我猜其家中或者也有知青,所以很能体会这个通知的重要吧。那时“文革”尚未完全结束,“斗争哲学”之余威尚在,而川大从招生到发通知都相当有人情味,非常不容易,使人难以忘怀。

实际开学已进入年了,我在农村的好友姚仲文兄,用背篼背着我的行李,把我一直送进学校报到。在川大校园里,这一图景或也不多见,似乎象征着人生的一段结束,又一段开始。

那几年学习的经历,恐怕也是中国大学教育中前所未有、后亦未必会再现的。大学停止招生已十二年,同学中应届生很少,彼此的年龄相差甚远;班上年龄最大的约32岁,恰是最小者的两倍,25岁的我则属于中间一段。而当时的师资,几乎动员了全体高段位的老师;有些现已不在世的老师,当年还没有轮到给我们上课呢。

晚来的学习机会不易,那时我暑假也住在学校。记得第一个暑假就是读《资治通鉴》,而一些同学还曾组织起来共读《史记》。我自己散漫惯了,经常逃课,到学校图书馆看各种“内部书籍”。曾经有那么多年,全部公开的读物不过几十种。突然可以使用图书馆,而且可看“文革”中给老干部准备的各种翻译书籍,那种感觉,说是如饥似渴,实不过分。内部书看完了,又泛览他书。坦白说,除《通鉴》和前四史外,还真没看多少“专业书”。

川大历史系当年的学风是重基本功,特别是语言。同学中不少人相当注重语言工具的掌握,后来考外校研究生的,不分中国史还是外国史,大多在古汉语和外语上皆得高分。我在乡下背过半部《古文辞类纂》,离桐城正宗自然还远,或可说稍得皮毛。但英语则完全是从头开始,摸底考试仅得十分,即写完字母而已。

最初学英语也不过跟着走,过了一学期,参与读《史记》的好友葛小佳说,他的英语已远远超过班上的进程。当时同学中有的英语甚好,已在看所谓原著。而小佳的英语也同样是进大学才开始学的,那时与我的水准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为让我能赶上,自己特意停学英语一学期。这样的义气,现在大概较难见到了。我不能不拼命追赶,到二年级差不多赶上他的水准,大家又继续推进。再到三年级时,我们竟然成了全校文科的前两名。没有那时的努力,后来恐怕就不能出去读书了。

现在有些同学回忆,说我们那时就一心想出国,所以努力学外语。其实如我前面所说,当时“文革”的“结束”还在进行之中,在成都这样的地方,几乎无人能有出国念书一类的“高瞻远瞩”。简言之,那根本不是一般读书人“上进”的选项。历史记忆在不知不觉中常随后见之明而移易,于此可见一斑。不过,当年的形势发展确实日新月异,到毕业的时候,去外国读书,对一些人就成为实际的可能了。

后来同年级中真有不少人到欧美读书,且所读多是名校,反倒是在外国治学最有成绩的葛小佳,念的是美国一般州立大学。我想,当年那批留学生,大概也和国内的七七级学生一样,进入什么学校,基本看机缘,但其训练未必都在课堂上获得,所以在国内国外读什么学校不特别重要,主要还是靠自身的修为。我自己是在毕业工作五年以后才负笈远游,紧赶慢赶,博士答辩时已经41岁了。

川大历史系七七级学风的另一特点是眼界较宽,思想开放。在本行的固然出色,留学的却大部分都转了行。朋友中,葛小佳始念社会学而转治心理学,霍大同学了精神分析,而戴思杰干脆进入著名的巴黎电影学院学导演,都成为那一行的佼佼者。念什么专业就教什么的,也就一二人而已。我在美国念的课程是以美国史为主,不过因拟追随的老师退休,一时后继无人,系里许我改换门庭,遂转入中国史,大大缩短了读书期限。(普林斯顿大学的亚洲史要学两门亚洲语言加一门欧洲语言,而美国史则仅要求一门外语。)所以我一共就念过两门中国史的阅读课,如今所教的专业,也还是半自本科的教育、半从自学而来,算不得科班出身。

现在回头想想,当年川大历史系老师所教,未必是历史学的所谓知识,恐怕更多是学者怎样治其所学。在此基础上,我们得到的鼓励,是做什么都要做到尽可能好(按宋儒程颐的说法,不想做到最好,便是自弃)。前者大概就是所谓入门,后者或一般所谓发展。入得其门,学校之能事已毕。以后如何发展,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了。

蕴涵丰富的符号

七七级这一群体是多元的,工农兵商,做什么的都有。对有些阅历特别丰富的人来说,这或只是人生的一个插曲;那些年少的,不过是按部就班地上了大学。就我个人而言,却真正是人生的一大转折。

我下乡时仅16岁,此前也和全国人一样饿过饭,身高还不到一米五,贫下中农不得不为我制作特定高矮的粪桶。记得临走时母亲在我的棉衣里缝了五块钱和五斤全国粮票,意味着已经做了非常不妙的准备。在那时的各种人生选项中,可以说基本已经排除读大学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招生已经实行“有成分、不唯成分论”,像我这样的家庭出身,实已难进大学。)后来居然能进大学读书,有那样好的老师和同学,不能不说是意外的惊喜。上天如此眷顾,能不常怀感恩之心!

或因其特定的机遇,“七七级”后来成了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仿佛是风云际会,天才一群群地来此相聚。然而,这些人中很多都少小失学,缺乏从小到大的系统训练;先天不足,其创获多来自阅历和悟性。在那些阅历无法代替或补充训练的领域(例如自然科学的一些学门),悟性也就难以体现其作用。即使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里,当风尚偏于追随而轻忽积累之时,“天才”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奇才”。(把“奇”“怪”一类字冠于“才”之前,通常意味着对才气的不充分承认。)其实不论天才、奇才,多少都带些“倒放电影”的味道。那的确是个相对独特的群体,或许真是难以“复制”;但也和所有群体一样,兼具高明与平庸。

盖若要“复制”,则包括读大学前的经历,意味着大学十多年不招生,这当然是谁都不希望重复的。七七级的学生,都是“文化大革命”的亲历者。对那一代人的多数来说,“文革”更多是一段暗淡也黯然的记忆,有点像西方的中世纪。(中世纪是因为后来的人自居“现代”又向往古代而得名,也因此被视为一段“黑暗的时代”。)不过,由于七七级在大学读书时“文革”尚在“结束”之中,这些人虽被视作“后文革”的学生,却并未出现多少对“文革”的反思(那些参与“伤痕文学”的或是例外),以至于后来一些对“文革”的“理性”认知,部分似也出于七七级人之手。

就整体言,“文革”的暗淡,或也使七七级自身多少带点“文艺复兴”的味道——因为一下子“解放”了很多老教师,包括那些经历过五四的一代,七七级人在课堂上衔接的,往往不仅是“文革”前的学术,更是直接回溯到更早。当然,这更多是一种“客观”的相似,他们中多数人并不像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热爱希腊、罗马那样,对其所衔接的时代亦步亦趋;不少人毋宁像那些年两套丛书的名称所提示的,更愿意“走向未来”,也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tenga.com/ctcf/13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